资讯中心

首页 >

媒体报道

 

张民耕:正版TOWNHOUSE的先行者

2003-8-18     来源:搜狐


    北京银信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民耕访谈

    Townhouse有其悠久的渊源,但究竟是什么时候传播到北京的,一时已无法考证,但张民耕却知道自己早在1998年就开始运作Townhouse项目了。

    其实,北京真正的Townhouse项目可以追溯到北京万科城市花园。张民耕说,这些郊区联排住宅项目在1993-1995年间表现得比较好,有“北万科南兴涛”的说法,尽管那时没叫成Townhouse,但实际上已经具备了Townhouse的原形。但遗憾的是,一是他们在项目形式上没有坚持,二是在产品上没有突破。

   

    万科错还是自己错

    1998年万科就在计划如何从郊区化发展向城区化转变。那时的张民耕正好做完了锦绣园项目,这个工体附近两座单体塔楼项目当年开盘,当年就销售结束,完成销售额约4亿元,入选当年度北京十大热销楼盘。

    在万科进城投地的同时,张民耕办完了第二个项目手续,即位于CBD地区的锦绣嘉园项目(转让后被改名为阳光100国际公寓)。

    1999年,万科星园启动之时,锦绣嘉园也做完了规划。同时,一大堆的城市高塔项目都在计划之中,北京房地产市场正面临三天一个新盘的巨大供应量,所有的开发商都面临一个相当激烈的竞争局面。

    在竞争中,知难而退者、激流勇进者、创新改良者层出不穷,繁重的工作及竞争的压力,让张民耕经常感觉到休息时间不够,最让他苦恼的是,下班后想放松一下,却连一个散步的地方都找不到,只好去购物中心转,从一楼走到四楼,再从四楼走下来。

    “如果有一个郊区住宅那该多好。”张民耕设身处地为自己着想,突然想到应该在郊区发展住宅。

当他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并和朋友们聊天时,发现有此需求的并不仅是他一个人,而是一大群人,准确地说,可能是一大群与他不同类的人。这实际上是住宅开发的一个趋势。

    张民耕认定郊区发展计划后,开始到各地考察,从上海、深圳、广州到澳洲、美国、加拿大,从实地看项目到研究相关的人文、经济、历史、建筑等资料,最后,他终于感叹到:不是我要到郊区住,而是大家都会到郊区住。

    “比如澳洲,政府不得不出公告,希望市民不要搬到远郊区居住,恳求居民不要搬得太远了,因为政策规定:凡市民居住的地方,市政配套及行政管理都要无条件跟上。大家不住城内,都往郊区跑,政府穷于向外做市政配套,已经有些财力不支了。”张民耕讲述着一个个让人大受启发的郊区化故事。

    不过让他不明白的是,中国住宅郊区化先锋万科企业,为什么突然改变郊区化的发展计划,大规模地进城来呢?这是不是预示着,中国郊区化发展行不通,或者郊区化发展过早,容易导致失败呢?

    于是张民耕仔细研究了中国、特别是北京地区郊区化的发展过程和趋势。最后的结论让他吃惊:郊区化不但很流行,而且流行速度可能比大家想象的要快得多。

    除万科城市花园外,张民耕发现相当多的城郊非法或违规的项目都很有市场。为什么非法项目都能够卖出去?这说明市场上缺少合法的产品,或者合法产品的价格不对路。张民耕说,有钱的和追求自然环境优化的北京人正在搬出城外,如果城内地价不降,项目拆迁困难,发展商建设力度不够,主要是建设不出好的房子来,有钱人自然搬出城外,发展商跟着市场需求走,很容易在城郊建设成一些高档的住宅区,这就是城市空心化、老年化、贫穷化的发展过程。张民耕进一步解释说,这样的发展过程,不仅在世界各地能够找到很多例子,而且已被专家学者们深入研究,并形成了相应的城市发展和规划理论。

    于是,他认为,万科放弃郊区化时,正是郊区化发展过程中的黎明前夕。郊区化发展的趋势正在来临,作为有远见的发展商,应该抓住这个机会。

    为集中优势力量发展郊区项目,1999年底,张民耕果断地将锦绣嘉园项目转手只做小股东,而全力发展郊区住宅。2000年,张民耕转手的项目经重新包装更名为阳光100国际公寓,其市场表现力惊人,2000年的年销售额约为10亿元,入选各大媒体的十大明星楼盘,也是本年度的北京十大热销楼盘。

    张民耕却不以为然,因为他深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。住宅郊区化的道路虽然慢,但肯定是一个发展趋势,是发展商长期性、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,果然,当北京万科换人后,当万科星园发现进城并非想象中好卖时、北京万科回头重新做郊区化的项目时,张民耕的康城Townhouse已经走到了万科青青家园的前面了。

   

    发现Townhouse价值

    郊区化分为近郊区和远郊区。当有钱人向郊区搬迁时,住近郊区的一般都是年青职业人士,他们喜欢合群和社区生活,这就慢慢演变成Townhouse;而一些更有钱的人会选择远郊区,其住宅的形式往往是Singlehouse,即独立别墅。

    张民耕所谓的郊区化发展,正是指近郊化发展,即年青白领或中产阶级选择住宅的主流,最好的住宅主题就是Townhouse。

    随着经济的发展,人们普遍对郊区住宅的向往,居住区由城市中心区向近郊区移动,特别是城市中的中上层阶级,慢慢地在城郊围合成一些集中居住区,这种区别于City的郊区聚集地往往被叫做Town,而Town中成片的居住社区,多是类似于house的建筑,所以,往往就被称为Townhouse。这就是Townhouse通行的叫法。张民耕称,这个现象遍布在任何一个发达国家,但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,比如中国北京,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习惯。

    张民耕坦言,Townhouse这个名词也许不是他带到北京来的,但Townhouse之所以目前在北京飞快地流行起来,则有他的不少贡献。

    在1999年,当人们听到Townhouse时,常常问这样那样的问题;2000年,张民耕也在不断地向周围的人解释什么是Town,是什么Townhouse;到了2001年初,特别是经过各类房地产相关媒体的大量介绍性和分析性的文章报导,大家很快就都知道了Townhouse是一种什么样的房子了。张民耕介绍,2001年4月份,人们就可以在房展会上看到康城Townhouse的模型,而2001年下半年,更可以看到康城Townhouse的实景样板间了。

    实际上,张民耕说,早期的万科城市花园基本上已具备了Townhouse原形,如选择了一个合理的郊区位置,营造了很多联排住宅小楼,十分关注社区的营造等,但为什么万科做得很辛苦,最后还是放弃继续在郊区发展而进城开发塔式公寓呢?

    张民耕分析,这主要是当时支持Townhouse的四大因素没有实现:一是道路不通畅,二是住宅观念没有改变,三是市政配套没有跟上,四是购房者经济实力和消费能力有限。

    在二战结束后的美国,大批士兵回国回城,居住问题相当尖锐。时值艾森豪威尔当政,据说战争时德国的公路系统给他很大刺激,于是他一上台就在美国推广系统公路计划。美国复员军人组织利用这个机会,与银行合作,为复员军人提供了大量的建于公路两旁的住宅,即郊区化的住宅,并提供了500美金首款即可按揭入住的优惠价,一时发展了相当多的社区,这就就美国Townhouse的原形。

张民耕分析说,美国Townhouse的发展正是建立在四大要素之上。反过来看万科郊区化发展受阻,也是这四大要素在起作用。而今天,不用多讲,北京已经具备了一流的公路系统、全面的市政配套和日渐发展的经济实力和消费实力,只需要住房观念一改变,郊区化住宅的发展将是如火如荼的。

    至于观念的问题,万科等先锋企业起了部分作用,近期新闻也帮了不少忙,但张民耕说,最根本的还是人们对住宅的本能需求。从本质上讲,人们是喜欢在大自然中生活,喜欢住在有天有地的真正房子里面,而不是住在一个公寓的单元里。城市公寓的发展是工业文明发展的结果,本来就是强加给人的,一有机会,人们就渴望摆脱。所以,到郊区住自己的房子,是一个必然的趋势,无需宣传推广。这一点在全世界都是一致的。

    所以,张民耕称,当这四大外部条件成熟之后,Townhouse的价值便浮出水面。

   

    定义正版Townhouse

    张民耕解释,从纯粹名词上来讲,英文字典关于Townhouse有两大类解释:一是小镇的房屋,为直译;二是郊区联排房屋,准确地说是共用墙壁的独立房屋。这两个解释都没有错。

    其实,Townhouse还应该有很多的内含。张民耕说,这两三年内,他到几个欧美国家把可以称之为Townhouse的项目认真地看了一遍,所以,他总结出几个关于Townhouse的新定义。

    一、Townhouse是第一居所。主要是区别于远郊别墅类住宅,别墅住宅往往是富人的第二或第三居所,甚至是旅游休闲的居所。Townhouse则是第一居所,是我们通常所谓的家,而且是唯一的家。

    二、Townhouse社区一定是两三层的房子,家家都满足所谓有天空和绿地、有地下室和前后花园、有露台和自己有屋顶的要求。

    三、Townhouse社区一定是一个大型社区,是城镇化建设而非简单的房地产项目开发。几百亩土地不足以建设真正的Townhouse社区。参照中国国情,一个小社区的市政配套费用相当昂贵,最后分摊到房价上,会让市场难以接受。

    四、Townhouse必须有很好的公路交通系统,因为Townhouse居民是建立在私家汽车的基础上,是不依赖于公共交通的一个群体。

五、Townhouse必须面向一个真正的城市中心,Townhouse的住户现在和将来都不可能离开城市做真正的乡民,他们还要依赖城市,在城市中工作和发展。某种意义上也离不开城市化的生活。所以,离工作区越近越方便。

    综合这五大新内含,张民耕说,Townhouse并非是人人都能够建设的,更不是人人都能够建设成功的。在他的理念里,北京最理想的、最有希望成为正版Townhouse且被市场接受的,就只能在两大工作区附近寻找,一是中关村,一是CBD。中关村往北往西十公里的地方最理想,CBD地区住东往南十公里的地方最理想。如果从整个城区来看,参考北京人重北轻南的习俗,张民耕认为,只有中关村西部和CBD东部比较理想。

    在这两个地方,要寻找一块占地不低于2000亩的、有快速路、市政配套支持的、最好有过居住历史的、可以立项开发的土地,是何其难也。

   抱着这样一种Townhouse理想,1999年起,张民耕就在马不停蹄地看地看地再看地,直到发现北京双桥农场的那一大块地。

   

    打造康城Townhouse

    北京双桥农场位于京通快速路双会出口往南两公里,可供开发的土地较大,多次与土地方接触后,发现双方就共同发展双桥地区的计划不谋而合。在多次考查之后,特别是在知道两广路打通,其延长线将通过目前双桥农场的利好消息后,一个大计划便已经成形了。

    这就是梦想中的Townhouse。张民耕对自己说,几年后,这里将出现一个庞大的高档居住区,全部都是联排的住宅,有花园、露台,通风透气,有好看的外立面和观景的大玻璃阳台等,总之,是一个标准的Townhouse社区,在某种意义上,这与人们在美国各地看到的Townhouse很接近,张民耕将这个项目命名为“康城”。

    于是,张民耕顺利地与双桥农场签好了用地协议,大笔一挥,总规划方案达2500亩、另包括一个高尔夫用地改造和生态公园的计划诞生了。2000年底,一期300亩Townhouse计划开始启动,其独特的十大卖点在项目启动之初,便已十分明显。

    张民耕称,康城的位置离CBD中心不过12公里,是第一居所的理想之地;目前交通状况很理想,如果两条各两公里的辅路修通后,康城的交通会大大改观;在环境方面,康城周边是全北京最大的一块水稻田,占地约有25平方公里;规划方面,全新概念的Townhouse大区和日后的七个园区超过2000亩的项目都是统一规划的,而且建筑、园林及室内设计都是由一家澳大利亚设计公司完成的,这家公司在世界同行排名第24位;建设方面康城会有很多突破,其中在建筑外墙及室内挑高方面的讲究,是目前项目中还没有的;社区配套方面所提供的名校优势也是其它开发项目中少见的;物业管理也将在有过别墅管理经验的五大公司中选定一家;除此之外,康城特别强调文化气氛,社区综合配套将建成一个以科技为主题的活动中心;最重要的是,精心策划的康城的市场价格具有相当的震憾力,康城一套200平方米带地下室和大露台的房子,总价在80-100万元之间。

    在产品定位、市场细分与项目竞争方面,张民耕相信,既然自己能够在大趋势方面走在市场前面,那么在产品创新、园林规划、社区营造、市场营销等方面,自然也不会落后。另一方面,银信房地产早就是一个专业化的公司,已有几个成功项目可数,所以,他很有信心在康城专业化运作的方方面面继续做一个领先者。

   

    科研推动Townhouse

    张民耕说,目前北京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崇尚精品的时代,而要生产精品,不能单凭良好的愿望,还要靠对产品准确的认识和对市场深远的见识。这些认识和见识只能来源于科研。(与北大建筑科学研究中心、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,以及若干国外建筑设计公司中国办事处,结成了科研课题组织,展开对“效外住宅”、“住宅效区化”等专门问题的深入科研。从一定意义说,康城Townhouse也是科研的成果。)

    张民耕表示,银信地产已经形成了自己成熟的经营梯队,自己更愿意成为一个后方的教练而不是前方的运动员。用科研来推动Townhouse不断向新的水平发展,以适应北京人日益增长的居住郊区化的需求,是他最大的心愿。

 

版权所有:北京银信投资集团京ICP备13012506号-1 技术支持:东方网景 法律申明